断肠草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功能 (186) 2022-06-27 20:33:07

断肠草,中药材名。为马钱科植物胡蔓藤Gelsemiumelegans(Gardn.etChamp.)Benth.的全株、根、叶。全株具有祛瘀除湿,活血散瘀,杀虫止痒的功效。主治皮肤湿疹,恶疮肿毒,顽癣,跌打损伤,骨折瘀肿,风湿关节炎。傣族、拉祜族将根外用于风湿骨痛。布朗族、苗族将根用于疮疖;外用于搽癣。基诺族将叶外用于关节炎。

功效作用功能全株:祛瘀除湿,活血散瘀,杀虫止痒。

主治1、全株:皮肤湿疹,恶疮肿毒,顽癣,跌打损伤,骨折瘀肿,风湿关节炎。

2、根:风湿骨痛,疮疖,搽癣。

3、叶:关节炎。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泡酒或煎水外搽,或粗粉加猪油外搽。

化学成分1、根含钩吻堿子、钩吻堿丑、钩吻堿寅、钩吻堿卯、钩吻堿丙、钩吻堿丁、钩吻堿戊、胡蔓藤堿甲、葫蔓藤堿乙、葫蔓藤堿丙、葫蔓藤堿丁、阿枯米定堿等。

2、叶含钩吻堿子、丑、丁和钩吻堿辰等。

药理作用有镇痛,镇静,抗炎,散瞳,抗肿瘤,明显抑制心肌收缩力和抑制呼吸等作用。

相关论述《本经》:“主金疮,乳痓,中恶风,咳逆上气,水肿。”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现代临床用于治疗疥疮,癣,湿疹,淋巴结核,疔疮,痈肿,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和神经疼痛等。

相关配伍1、治疥癞:钩吻、白芷、青黛、五倍子、枯矾、马钱子、蛇蜕各6g,冰片1.2g,松香、雄黄各4.5g,将前述药物共研末,蜡油熔化调成药膏外敷。

2、治瘰疬结核:钩吻根、红老木薯各适量,捣烂,醋煎,冷后外敷患处,连用3天。

3、治痈疽恶疮:钩吻全草适量,晒干研末,凡士林制药膏外敷。

加工炮制采收加工全株:全年均可采,切段,晒干或鲜用。根: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叶:全年均可采,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马钱科钩吻属胡蔓藤。

形态特征常绿藤本,枝光滑。叶对生,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三歧分枝的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黄色;萼片5,分离;花冠漏斗状,先端5裂;雄蕊5;子房上位,柱头4裂。蒴果卵状椭圆形;种子多数,有翅。花期8-11月,果熟期12月至翌年2月。

分布区域分布于贵州及华东、华南、西南等地。

生长环境生于向阳的山坡、路旁草丛或灌木丛中。

THE END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