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魚,中藥名。為鮨科動物鮭點石斑魚Epinephelusfario(Thunberg)、青石斑魚Epinephelusawoara(TemmincketSchlegel)等的肉。鮭點石斑魚分布于我國東海南部和南海,青石斑魚我國東海南部和南海。具有養血安神之功效。用于血虛頭暈,心悸,健忘,失眠,神志不安。
養血安神。
用于血虛頭暈,心悸,健忘,失眠,神志不安。
內服:燉食,50-150g。
石斑魚皮膠質的營養成分對增強上皮組織的完整生長和促進膠原細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
《中國動物藥志》:“潛陽,養血,安神。主治神志不安,心悸,失眠,健忘,頭暈等癥。”
婦女產后體虛:石斑魚肉50-150g,花旗參適量加水慢火燉熟,喝湯食魚,每日1次。(《廣西海洋藥物》)
常年均可捕撈,捕后,除去內臟,洗凈,鮮用。
1、鮭點石斑魚:暖水性近海中下層魚類。常棲息于巖石礁底質的海區,喜吞食魚類和蝦類。夏季產量較多。肉質佳美。我國分布于東海南部和南海。2、青石斑魚:生態和分布同鮭點石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