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不一樣
珍珠蘭因其花朵像粟珠和魚子,其花序似雞爪,故得名,為金粟蘭科常綠蔓性小灌木。其花如珠,其香似蘭,故名珠蘭。珠蘭花的香味清雅、醇和、耐久,頗似蘭花,而濃香又勝于蘭花,是著名的觀賞花卉。珠蘭枝葉碧綠柔嫩,姿態優雅,夏季家庭養植,花香濃郁,適合窗前,陽臺、花架陳列,馥郁盈室,令人心曠神怡。
建蘭:地生植物;假鱗莖卵球形,包藏于葉基之內。葉2--6枚,帶形,有光澤,長30-60厘米,寬1-2.5厘米。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一般短于葉;總狀花序具3-9朵花;花常有香氣,色澤變化較大,通常為淺黃綠色而具紫斑;萼片近狹長圓形或狹橢圓形;花瓣狹橢圓形或狹卵狀橢圓形,長1.5-2.4厘米,寬5-8毫米,近平展;唇瓣近卵形,長1.5-2.3厘米,略3裂。蒴果狹橢圓形,長5-6厘米,寬約2厘米。花期通常為6-10月。
養護
建蘭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耐寒性差,越冬溫度不低于3℃,怕強光直射,不耐水澇和干旱,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腐葉上
野生建蘭大多生于林沿坡地或山頂疏林下充滿陽光的地方。因此,建蘭是比較喜歡光照充足的蘭種,日常養護可將其放在蘭室蘭架最上面容易見光的地方,盡量少遮陰,否則不易起花,有些建蘭品種日常養護還需要曝曬才能開花。
建蘭開花時節一般在7月至9月的高溫季節,最容易發生薊馬、蚜蟲侵害花苞、花朵的現象,造成花蕾不長、變褐、枯死,花朵被啃食面目全非,嚴重影響觀賞性。因此,建蘭從起蕊到盛開期間應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及時噴灑藥物防治,以避免遭受蟲害。
野生建蘭大多生長在長江以南氣候溫暖濕潤的亞熱帶地區,很少有0℃以下的低溫天氣,因此比較怕凍。長江以北地區栽培,冬季宜放在封閉式蘭室內養,氣溫不能低于0℃,否則易發生凍害。
施肥
催芽肥(春末夏初):干肥一至二次,根外施肥10天一次,以氮、鉀肥為主,促進地上部莖葉抽發,地下部根系擴展。
發育肥(夏末初秋):新芽葉片伸長出葉,促使新芽健壯,以氮為主,勤施薄施,新芽開葉后以鉀為主促使壯苗,每周用伯示麥磷酸二氮鉀噴施一次。
促花肥:待新梢葉片不再生長時即轉入花芽分化期,以磷為主,干肥二次,根外施肥每周一次。
秋末初冬,寒露至立冬期間蘭花將轉入休眠期,下干肥一次,液肥二次,葉面噴施每10天一次,以保證安全越冬,含膏育秀,提高來春萌芽率。
珍珠蘭亦叫茶蘭,魚籽蘭,草本狀蔓生常綠,植株平臥,葉片像茶樹葉,花金黃,形狀似"珍珠",故又名珍珠蘭。每年5月至7月每日正午開花,即開即謝,守園采摘。其花清香柔和,滋味醇厚,香味持久,是一種十分難得的美容保健稀品。
其根、莖、葉、花全草入藥,具有降脂降壓等獨特功效,具有養顏減肥之特效。
不過還是要慎用為好。
其根名叫:珠蘭根
【化學成分】根、花含揮發油。
【性味】《藥性考》:"味辛,有毒。"
【功用主治】治癰癤瘡癬。
①《藥性考》:"磨敷癰癤。"
②《嶺南采藥錄》:"擦飛癬。"
③《廣州植物志》:"搗爛敷疔瘡。"
【用法與用量】外用:搗敷。
[別名]珍珠蘭,真珠蘭、魚子蘭,雞爪蘭。
[來源]為金粟蘭科植物金粟蘭的莖葉。
[原形態]
金粟蘭
亞灌木,高可達1米。莖圓形,無毛。葉對生,革質,卵形至倒卵形或者長圃狀橢圓形,長4至10.5厘米,寬1.5至5.5厘米,先端鈍,基部楔形,邊緣具圓鋸齒,齒尖有腺點,下面脈紋顯明;葉柄短,長約1厘米。穗狀花序纖弱,長1至3厘米,作圓錐花序式排列;花小,黃色,芳香,無柄,無花被;苞片極小,為正三角形;雄蕊3枚,由藥隔相互合生成卵形,先端3至5齒;子房卵形,1室,無花柱。核果卵狀球形。植物開花期5至6月。植物結果期8至9月。
本植物的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布]生山區叢林中,庭園、花圃有栽培。分布江蘇、福建、臺灣,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性味]
①陸川本草:辛,溫。
②云南中草藥:甘,溫。
[功能主治]
治風濕疼痛,癲癇,跌打損傷,刀傷出血。
①陸川本草:破積,止痛,止血。治跌打損傷,刀傷出血。
②云南中草藥:祛風濕,接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至1兩。外用:搗敷或者研末撒。
[附方]治風濕疼痛,跌打損傷,癲癇:魚子蘭一至二兩。水煎或者泡酒服。
以上內容來源于:醫藥百科辭典
珠蘭又名金粟蘭、珍珠蘭、魚子蘭、雞爪蘭等。珠蘭的花語是代表:內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