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学护理的基础知识
319.尿失禁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1)心理护理:尊重理解患者,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使其恢复健康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3)外部引流:
必要时应用接尿装置引流尿液。(4)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a指导病人饮水 白天摄入液体2000~3000ml。b训练膀胱功能
每1~2小时使用便盆一次c进行盆底肌锻炼 每次10秒左右,连续10次(5)留置导尿
320.尿潴留患者的护理措施措施有哪些?
答:(1)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焦虑和紧张情绪。(2)提供排尿的环境:(3)适当调整治疗和护理时间,使患者安心排尿(4)调整体位和姿势(5)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听流水声、针刺中极、曲骨、三阴交等(6)热敷、按摩:可放松肌肉,促进排尿(7)肌内注射卡巴可,或采用针灸治疗(8)导尿术
321.什么是导尿术?
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322.导尿术的目的有哪些?
答:(1)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出,以减轻痛苦。(2)协助临床诊断。(3)为膀胱肿瘤患者进行膀胱化疗
323.留置导尿管术的目的有哪些?
答:(1)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时正确记录尿量、测量尿比重(2)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3)某些泌尿系手术后(4) 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
324.留置导尿管术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1)向病人及家属解释(2)鼓励患者多饮水(3)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4)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5)患者离床活动时,妥善固定导尿管。(6)训练膀胱反射功能
医学全在。每周尿常规检查一次,必要时作膀胱冲洗
325.膀胱冲洗的目的有哪些?
答:(1)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 (2)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感染(3)治疗某些膀胱疾病
2.医院护士主要做哪些基本的护理工作
医院护士是专业护理工作者,有特殊的职业要求。
护士的基本工作包含以下工作内容:1. 协助医生治疗。协助医生做好对病人及家属的咨询、辅导、接诊、治疗、出院等工作。
2. 负责病情观察。主要是指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等,这些生命体征的变化都反映出疾病的好转或者恶化。
3. 负责医疗护理。①治疗护理,如退热、输液、输氧、排气、排炎、导尿等采用治疗手段时的护理。
②用药护理,督促病人用药,正确服用,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等。③诊察护理,如化验标本的正确采集,做各类检查时的护理等。
4. 协助生活护理。对于重症病人进行换衣、喂食、清洗等生活方面的护理。
3.简单的医疗护理知识
如果是很浅的擦伤,注意要先把伤口用自来水或温开水反复冲洗,再涂点红药水即可。然后每天涂红药水2-3次,同时最好去医院注射1次破伤风抗毒素。
如果受到钝器打击或冲压,皮肤未破,但局部有青紫的包块,就是皮下发生了小血肿;轻的一般不要处理,如果是肠、腹、腰、关节或脑部等处受到较重挫伤,必须立即去医院治疗。
如果是被刀、剪、玻璃等划破皮肤,可在伤口上涂点红药水防止感染。如果手指被切伤,应把手举高,捏住指根两边,可以止住出血,在切伤处涂些红药水或在伤口周围皮肤涂上碘酒、酒精,用干净的布包扎好。如果手指被切断了, 应一面给孩子止血包扎,一面用干净布把断指包起,和孩子一块速去医院,大多可以接上。同时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头皮破伤不大,可以按压伤口处周围的皮肤,就可止血;然后把头发剃去或剪去,局部涂消毒药水后包扎;破伤较大,必须去医院处理。
刺伤若是很浅,可用酒精拭过或火烧过的针头把刺物去掉,涂上碘酒或红药水即可;如果刺得很深,最好暂不拔出异物,以防突然发生大出血。这时需要急速送往医院处理。
4.简单的医疗护理知识
一、头部外伤(颅脑损伤)出现的耳漏鼻漏忌堵塞
地震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建筑物坍塌引起人体机械性外力伤害、掩埋窒息性损伤、震后水电火气等引起的次生伤害三个方面。震中由于打、砸、弹击、撞、撕拉、震动、挤压、碰跌等方式很容易引起颅脑损伤,颅骨骨折经耳朵和鼻子流出脑脊液,此时不少人习惯性的做法是仰起头或堵住。殊不知,这样做很容易导致颅内压升高,加重颅内损伤,并且回流液体也容易导致严重的颅内感染。
二、胸部有锐利物刺入忌拔
震中,建筑物坍塌很容易导致锐利的器物刺入人体胸部,此时,很多伤者习惯性的动作是顺手将锐器拔出。要注意,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原因有两点:首先,在没有救护措施时突然拔出器物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大量出血,危急生命。其次,大气在拔出锐器的瞬间很容易进入负压胸膜腔,造成气胸,引发纵隔摆动,挤压心脏而停跳。正确的做法先用手稳固住插入物,也可简单用布条(紧急情况时可用衣服等代替)轻轻束缚住锐器刺入部位,避免剧烈活动,等待或寻求救援。
三、肠子外露不能往回塞
肚皮是人体上很薄很脆弱的部位,一旦在震中受伤,很容易造成肚皮被刺破使肠子脱出。遇到这种情况,大家的下意识动作是用手托住脱出的肠子往肚腔里塞,这也是十分错误的做法。原因有三点:1、脱出肠子很容易被感染,在没有医疗条件的情况下,自己往回塞很容易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2、盲目地回塞肠子时,容易使肠子扭塞,导致机械性肠梗阻;3、脱落出的肠子很可能已经被刺破,回塞容易导致一些粪便等脏物透过肠壁溢出,导致严重腹膜炎。
四、近肢端动脉出血绑扎点忌就近
震中如果造成手臂部或小腿部近肢端(也就是靠近手、脚的踝部)动脉出血,在绑扎时,要注意不能在出血点就近部位缚扎,应选择过膝、过肘的绑扎点。因为相应大血管穿行于尺桡骨和胫腓骨之间,不利于止血且易伤及相关神经(桡神经)。
五、皮肤破损出血切忌用泥土糊
民间有种说法,对于皮肤破损出血的情况拿泥土糊上去可消炎止血。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泥土中含有一种厌氧菌--破伤风杆菌,用这种方法不仅起不到消毒止血的功效,还很容易导致破伤风,重者致命。
六、骨折后(被砸后)肢体切忌“轻举妄动”
震中倘若遇到被砸的情况,首先要考虑骨折的可能性。那么在自救的过程中,要避免被砸部位的活动,防止骨折断端受到二次伤害,加重血管和神经的严重损伤。可因地制宜,找两个小木棍之类的东西越过关节夹住骨折部位,再用绳或布条缠绕,以远端指趾不麻木为宜,就会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七、遇有害气体泄漏切忌顺风躲避
地震中各项设施损坏,有害气体泄漏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灾民遇到这种情况时都十分慌乱,只顾逃跑躲避忽略风向。很多人甚至是盲目地跟着人群顺风而跑。要注意,此时逆风而上是最正确的躲避方法,可有效避免有害气体顺风而下,致人体受到的伤害。
八、自救时呼救忌盲目大喊大叫
地震时如果被困无法逃脱,大家都知道通过呼救引起救援人员注意。但通常有很多人出于惊慌,在被困时声嘶力竭地哭泣,拼尽全身力气呼喊自己的亲人,要注意这样盲目的持续大喊大叫,会过多地消耗体力,导致肌体耗氧量增加,容易引起昏厥或休克。此时应抓住时机有效呼叫,尚可充分利用一些手边的金属物进行敲击,或采用发光的亮片(如玻璃、镜子等),通过反射光引起救援人员注意,如有收音机可开大音响等多种呼救方式,从而达到自救呼叫的目的。
九、颈椎损伤忌抬颌后仰
地震中被长时间掩埋的伤员获救时,常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喜欢后仰一下头、深呼一口气,好像这样才能把胸中的废气排除干净,但往往此时意外就发生了。由于地震坍塌、高处坠落等因素,颈椎最易受到损伤,在长时间不动的情况下突然后仰过深(这种后仰动作在急救医学上称为“鼻颌位”),容易导致颈髓横断,造成脊髓休克,危及生命。正确的做法是用双手扶住颈部,两侧相对制动,最大限度避免颈髓横断致命性二次损伤。
十、被困时呼吸忌快而浅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在遇到地震等险情灾难降临时,人们处于惊慌失措或过度恐惧的状态时,呼吸容易急速,换气频率加快。但快而浅的呼吸容易使二氧化碳的呼出过多,而人体呼吸机氧供不充分,引起呼吸碱中毒,使氧解离曲线左移,组织释放氧受阻,致机体缺氧更进一步恶化;由此而导致昏迷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故自救时应控制情绪、保持镇静,宜采用慢而缓的呼吸方式,避免上述情况。
5.简单的医疗护理知识
如果是很浅的擦伤,注意要先把伤口用自来水或温开水反复冲洗,再涂点红药水即可。
然后每天涂红药水2-3次,同时最好去医院注射1次破伤风抗毒素。 如果受到钝器打击或冲压,皮肤未破,但局部有青紫的包块,就是皮下发生了小血肿;轻的一般不要处理,如果是肠、腹、腰、关节或脑部等处受到较重挫伤,必须立即去医院治疗。
如果是被刀、剪、玻璃等划破皮肤,可在伤口上涂点红药水防止感染。如果手指被切伤,应把手举高,捏住指根两边,可以止住出血,在切伤处涂些红药水或在伤口周围皮肤涂上碘酒、酒精,用干净的布包扎好。
如果手指被切断了, 应一面给孩子止血包扎,一面用干净布把断指包起,和孩子一块速去医院,大多可以接上。同时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头皮破伤不大,可以按压伤口处周围的皮肤,就可止血;然后把头发剃去或剪去,局部涂消毒药水后包扎;破伤较大,必须去医院处理。 刺伤若是很浅,可用酒精拭过或火烧过的针头把刺物去掉,涂上碘酒或红药水即可;如果刺得很深,最好暂不拔出异物,以防突然发生大出血。
这时需要急速送往医院处理。
6.读护理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很多,很麻烦,
文化课有 语文、英语、马概、医学伦理学、护理心理学、
医学基础知识有 生理、生物、解剖、病理、药理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化学、生物化学、
临床上的就是基础护理、内、外、妇、儿科护理 五官 传染科护理 康复、精神护理
还有健康评估(也就是诊断)中医学概论 中医护理技术 营养 卫生法律法规
我大概就想到这么多了,我劝你还是换个行业干吧,很多人现在想改行还改不了呢
差点忘了 当然还有那些技能操作 就是你在医院看到的护士所做的每一项都是一项操作 像打针输液啦 测个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啦 铺床也是呢 等等等等 好好考虑一下吧 不过这个专业也还不错 这几年来护理终于成为热门专业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小知识网 » 医学院护理的最基本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