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常识填空
文学常识填空 一、《学弈》选自(中文 ),孟子是(孟的儿子 )、(人 )家,名(孟 )字(子 )( )时( )国人。
《两小儿辩日》选自( 论语 ),孔子名( )字( ),( )时( )国人。( )、( )、( )家。
他的( )编成( )一书。 二、《学弈》告诉我们( )。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孩子( ),孔子( )。 三、《匆匆》作者是( ),代表作有( )。
毛泽东称赞他的( ),说他( ),宁可( )不领( )。 四、《桃花心木》作者( ),( )人,代表作有( )。
五、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 ),会( )出一颗( )的心。 六、《顶碗少年》作者( ),文中少年( )次顶碗。
七、《手指》作者( ),名( )字( )代表作有( )。 八、五根手指名称为( ),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 ),各具不同的( )各有( ),各有( )。
九、《北京的春节》,作者( ),原名( ),字( ),代表作有( ),选自小学课本的有( )。 十、文中提到的重要日子有哪七个( ) 十一、《和田的维吾尔》中维吾尔人是( )的。
十二、《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 ),是( )的女儿,他死于( )日,因作者写于( )年,在( )写的,正值父亲逝世( )周年,文中父亲的精神是( )的,最大的写法是( )。文中分为( )四部分。
十三、《灯光》作者( ),代表作有( ),文中的主人公是( ),文中的线索是( )和( ) 十四、《为人民服务》中张思德( )年参加红军,( )日因( )而牺牲。九月八日为他举行了( ),( )作了演讲( )。
文中( )提出了精兵简政。含义是( ),司马迁的名言是( )。
司马迁( )人,是( )三家。《史记》是第一部( )。
这句话的含义是( ),固( ),或( ),于( ),泰山( )鸿毛( )。完全的含义是( ),彻底的含义是( )。
十五、《一夜的工作》作者( ),文中写了周总理的( )和( )。 十六、《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 ),( )人,代表作有( )。
文中小女孩五次幻想到了( ),小女孩现实中是( )的,她渴望( )。两个幸福的含义分别是( )。
十七、《凡卡》作者( )国的( ),本文以( )结尾,含义是( )。 十八、《跨越百的的美丽》中居里夫人是( )国的( )家,在文中写了她的( )美和( )美。
十九、《真理诞生于一百问号之后》,中?的含义是( ),!的含义是( )。见微知著的含义是( )。
二十、《我最好的老师》中的老师是( ),他是一人很有( )的人,教学方法( ),常常有( )的举动。 二十一、《难忘的启蒙》作者( ),教导我们要( )要( ),要做一个( )的人。
文中的四件事是( )。 二十二、《养花》作者( ),文中最后一句,也是点明中心的一句是( )。
二十三、《狱中联欢》中的顺序是( ),( )、( )、( )。 二十四、《名碑荟萃》的碑林在( )市,是一座( )。
文中的四位书法家是( )。 二十五、默写诗并诗意。
《七步诗》《鸟鸣涧》《芙蓉楼送辛渐》《江畔独步寻花》《石灰吟》《竹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已亥杂诗》《浣溪沙》《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二十六、《各具特色的民居》主要讲了( )和( )民居。 二十七、《千里梦圆在今朝》中神五发射时间( ),飞行员( )。
神六发射时间( ),飞行员( )。
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语文复习
三八、熟读精思
1、译文:大致地读书先要熟读,让书中的语句都好像是出自自己的嘴。接着认真思考,让书中的道理都好像是来自于我心中的,然后就可以有收获。对于文中的道理有疑问,大家理解的纷繁错杂,应该虚心冷静地思考,不要匆忙在大家的说法中做选择,做放弃。先假定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就顺着它的思路去想,来验正它是通畅的还是堵塞的,如果没有道理,用不着和其他说法比较就会自动屈服。再让那些说法互相诘问反驳,考察稳妥的说法,来考查它是对是错,看上去是对的而事实上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不能成立。大致慢慢地走,处于宁静状态看动向,就像工坚硬的木头,先加工容易的再加工它的节骨眼,关键之处,就像缠在一起的绳子,有不通顺的地方姑且放在一边慢慢理它。
2、文学常识:这两段文字分别选自《朱子大全》和《童蒙须知》。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3、加点字注解:
纷错:纷繁错杂。 遽:急速、匆忙。
之所之:到所要去的地方。 通塞:指思路的畅通和堵塞。
自屈:自动屈服。 诘难:诘问反驳。
安:稳妥。 无以立:不能成立。
大抵:大概。 急:急需,急迫。
夺于公论: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夺,失去。
大率:大致,一般情况下。 节目:节骨眼儿,即关键之处。
徐行却立:徐行,慢慢走。却立,退去。 姑:姑且,暂且。
正:使……端正。 详:安详。
牵强:勉强。 诵:读出声音。
见:同“现”。
四一、答谢中书书
一、译文:
二、中心:作者充满了知音难觅的感慨。本文由形态、色态和声音进行描写。
三、加点字注解:
颓:坠落。 沉鳞:潜游水中的鱼。
书:书信。 共:共同。
交:相互。 俱:都。
竟:比赛。
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拂家语,意即人世间。
康乐:即谢灵运,封康乐公,是南朝晋宋间山水诗人。 与:参与。
四、文学常识:选自《陶隐居集》。陶弘景,南宋齐梁间文学家。
语文:
一、默写:
1. 《答谢中书书》、第三十九课《古诗四首》
2. 每周一诗 (9) (10) (11) (12) (13)(14)(15)(16)(17)(18)
二、加点字解释、句子翻译、文学常识、内容理解。
《为学》、《熟读精思》、《答谢中书书》
(注意:加点字解释为课文下面的注解和课后的积累)
3.请问哪位有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第四单元的文学常识题,要答案,至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积累
一、文学常识
1.《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安徒生,丹麦作家。你还能写出他的几个童话名篇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卡》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著名作品有《变色龙》《海鸥》《装在套子里的人》《万尼亚舅舅》等。
3.《鲁宾孙漂流记》的作者是迪福,英国作家,晚年开始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小说,作品还有《辛格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一个骑士的回忆》。《鲁宾孙漂流记》的主人公是( ),他在荒岛上生活了( )年,被他解救并成为他的仆人的那个野人叫( )。
4.《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小说家,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擅长使用幽默与讽刺手法。著名作品还有《乞丐王子》《跳蛙》《竞选州长》等。《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人公是( ),他是一个可爱的顽童,他的朋友有( ),他的同桌是( )。
4.六年级语文课外知识试卷
某市小学六年级课外知识试卷 一、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 )征( )战 ( )应( )合 ( )顾( )盼 空( )绝( ) 声( )击( ) ( )行( )效 ( )( )来迟 ( )( )欲试 ( )( )动听 ( )( )有名 文质( )( ) 二、根据提供的意思写惯用语或根据提供的惯用语写出其意思。 1、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
也指学习、做事抓不住关键,没有什么效果—— ( ) 2、比喻照着人家的话说,自己毫无主见的人——( ) 3、狗腿子—— 4、敲竹杠—— 三、下面语句可以运用哪些人体部位的比喻义,请补充完整。 1、这件事终于有了( )。
2、她是班里的文艺( )。 3、他俩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亲如( )。
四、对下列成语的理解因望文生义出现了错误,请用“△”标出错误的理解点,并修正理解。 1、不速之客——跑得不快的客人。
2、后生可畏——后生下来的可怕。 3、身体力行——身体有力就行。
五、将下列成语、诗句、格言或警句补充完整。 1、差之毫厘, 2、,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 。
3、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 , 而改之。
4、天下兴亡, 。 5、,近墨者黑。
6、,空悲切。 7、山重水复疑无路, 。
六、连线题。 铁公鸡 一毛不拔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人云亦云 鹦鹉学舌 一暴十寒 列夫·托尔斯泰 《丑小鸭》 唐僧 斗战胜佛 老舍 《阿Q正传》 孙悟空 净坛使者 安徒生 《战争与和平》 猪八戒 金身罗汉 鲁迅 《茶馆》 沙僧 旃檀佛 七、订正下列成语中的用错的字。
全马之劳( ) 走头无路( ) 再接再励( )破斧沉舟( )信口开合( ) 八、接对偶句,这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及用语的精炼。试接下面的对偶句。
寸有所长—— 一锹挖不成井—— 良言一句三冬暖—— ——露珠经不住日晒 风雨送春归—— 九、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事件或言语 人物 著作名 朝代 作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 葬 花 《 》 三打祝家庄 《 》 身在曹营心在汉 《 》 贾岛 车胤 赵高 李白 十、阅读练习。 (一) 爱买书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个普通工人,爱抽烟,爱喝酒,更爱读书、买书。
爸爸从来都是喝劣酒,抽孬烟,但买书都是品位极高的,从中国的《史记》《三国志》《东周列国志》到外国的《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全都是名著,已经买了几百册。 但是对一些格调不高而又很流行的书,爸爸将它们视为“文化垃圾”,从不染目。
用爸爸的话说就是这些书臭不可闻,能弄瞎人的眼睛。 爸爸在生活上极其简朴。
1984年发的厂服一直到1995年才“光荣下岗”,1988年买的一双皮鞋,爸爸至今还穿在脚上。我和妈妈戏说那双鞋是卓别林的“道具”。
而爸爸买书却十分豪爽,一买就是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连许多人望而却步的《中国通史》也买回来了。因为我家的经济条件不好,一家四口人全靠爸爸一个人的工资。
妈妈有时对爸爸买书的事想不通,爸爸除了向妈妈讲一些道理之外,有时也干一点“偷偷摸摸”的事:把刚买来的书混在其它书当中。 反正家里书多,妈妈也发现不了。
这种事他一共干了好多次,妈妈一次也没有发现,但从没瞒过我眼睛。每当这时,我们父子俩都是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爸爸十分注意我对课外知识的学习,在我上三年级时就有选择地让我看一些书。现在我小学快毕业了,我已读完许多中外名著。
爸爸在推荐给我的书上都题了字,如“读书破万卷,知识积如山”“读书苦,读书福”等等,这些鼓励的话语都在某种程度上激起了我发愤图强的斗志。每当我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就会想起保尔等英雄形象,从而获得信心与力量。
爸爸经常对我说:“人活在世上要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而这种精神要从书里获取,而不是从游戏机室中获得。 人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则无疑是一具行尸走肉,整天在无聊、空虚中度过。
只要有了这种精神,你就是无比富有的人。”我的姐姐就是在爸爸的熏陶下,去年以609分的好成绩如愿以偿地跨入了理想大学的大门。
我的爸爸就是这么一个人,我为有这样的爸爸而感到自豪、幸运。 1、文章作者语言富有幽默感,试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光荣下岗”: “偷偷摸摸”: 2、文中多处使用了精炼的成语,请摘录在下列的横线上。 3、文中列举名著多种,请从这些中外名著中各选一种写出各自的作者。
《 》 《 》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用爸爸的话说就是这些书臭不可闻,能弄瞎人的眼睛。”
5、作者为了表现爸爸爱买书的特点,采用了对比的写法。 试列举比较。
6、文章的4、5两个自然段乍看起来,似乎与文题无关,你认为有关系吗? 7、文章作者对爸爸爱读书只提及未描述,如果再写一篇《爱读书的爸爸》,请你设想一下,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描述表现,列一份简单的作文提纲。 (二) 陈水扁终于( )了伪装。
8月3日,他在向极端“台独”组织“世界台湾同乡联合会”年度发表的讲话中,再次鼓吹“台湾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首次正式、公开和明确地将海峡两岸说成是“一边一国”,( )声称要加强所谓“公民投票立法”,以备“有需要的时候”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 1、将片段中空缺的词语补充完整。
2、身为炎黄子孙的你。
5.六年级语文四大名著知识练习题的答案,
1.曹雪芹
2.鲁智深,曹操和刘备
3.林黛玉,贾宝玉
4.林黛玉
5.赤壁之战,失街亭
6.吴用,智取生辰纲
7.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8.吴用,《水浒传》
9.武松
10.关羽,关云长刮骨疗伤
11.曹操煮酒论英雄
12.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13.六出:(六出祁山) 七擒:(七擒孟获)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东和:(东和孙权) 北拒:(北拒曹操) 排八阵:(摆设八卦阵)
14.C
15.大闹天宫
18.《三国演义》
19.《红楼梦》
20.章回体
21.曹操
22.孙悟空
23.周瑜定计火攻曹操
24.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
转载请注明出处小知识网 » 六年级语文文学常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