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现代诗的知识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吴利梅[标签:标题]篇一:现代诗常识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主要流派为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
中国代表人物徐志摩、闻一多、艾青、茅盾等外国代表人物普希金、歌德、雪莱、泰戈尔现代诗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分类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韵脚诗、爱国诗等。
按表达方式分:叙事诗、抒情诗按照表达方式划分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篇二:诗歌常识诗歌常识1.对古代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初步鉴赏。2.对作品的思想、内容、风格进行评价。
如何鉴赏诗歌。了解诗歌特点、分类,鉴赏诗歌。
自己出题导入:诗歌起源于劳动,“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言志”。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诗歌在我国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优秀诗人像群星灿烂,众多体裁、风格流派像群芳斗艳,诗作更是浩如烟海。读诗固然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另外也可以陶冶一个人美好的情操。
中国历来有重视诗教的传统,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4定势思维和惯性思维。
要有这么一个认识,想象力的翅膀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及的。
2.现代诗歌文学常识
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阅读决定着他的写作。写作的前提,或者说背景,大体可分为阅读和经历,而阅读必然大于经历,因为经历有限,而阅读无限。
作为一个诗写者,必须大量阅读与诗有关以及与诗无关的书籍。最起码也要读诗。
这并非虚妄之说。因为我发现好多年轻的诗写者只知自己写自己的,而从不阅读他人的作品。
写什么不阅读什么,如同卖什么不吆喝什么,往往事倍而功半。前人留下来的以及当下一些优秀诗家的作品,可能蕴藏着诗写的全部秘密,这些间接经验可以让你避免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少走一些弯路,从而大大缩短诗写的成熟期。
一个成熟的写作者,应当是阅读大于他的写作,思考大于他的表达。厚积而薄发。
写作拼到底拼的是你的文化底蕴。 懂与不懂之说,历来是困挠诗界的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而且至今似乎并未得到有效解决,虽然叙事性的引入为诗歌的解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我不担心“读不懂”,因为诗歌文本在语言、结构、诗意呈现方式等方面较之其它文学样式的特殊性,决定了阅读诗歌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要有一定的阅读技巧。 臧棣说:“现代诗歌在探索意义或真理的显现的时候,它最基本的方式不是要展现一个完美的结论,而是如保罗·克利所说的,现代诗歌也想把诗歌的思维过程也放进一首诗最终的审美形态。”
因此,阅读现代诗歌,就不能像阅读古典诗词那样,“仅仅从诗歌的效果上去阅读它,批评它,阐释它”,必须随着“诗歌的思维过程”的推进而进入。更不能苛求一字一句的解读,要从语言、结构、诗意呈现方式等整体上去把握。
确切点说是“体会”——“它是读者在面对一部文学作品时忘我的浸入,是不带意思预设和解释企图的浸没,‘体会’即浸没、交融、重合。”(余怒《体会与呈现:阅读与写作的方法论》) 也有读者不断生发“诗歌就不能雅俗共赏吗”的困惑和疑问。
对此,我要说:“诗歌是用来雅俗共赏的吗?”任何艺术都有一定层次的读者群。《红楼梦》雅俗共赏吗?有不少大学生对其前五章的含义都不知其所以然。
毛老头子还说过不读五遍就没有发言权。《高山流水》雅俗共赏吗?对于一个乐盲或民族乐器和民乐知识缺乏的人而言,恐怕也如听弹棉花声。
杨丽萍的舞蹈雅俗共赏吗?就连一些圈内人士也只能赏析个大概。显然,你无法要求一个正在泥土道上猫腰拾粪的农民和焊接车间几个挥汗如雨的工人,去理解和欣赏你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需要说明的是,这跟菲薄一方则抬高另一方无关,也含有“术业有专攻”之意。 诗歌只能在一定层次的群体中发生和发展。
那种希图诗歌的大众化和普及的想法及做法,不是出于无知,便是一种虚妄的冲动。大众的,只能是流行歌曲。
普及的,也只有仅供中学生毕业留言的汪诗,而非真正意义的诗歌。设想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人人都在读诗,即使有几千万在读,那种情形和场面,也是生孩子不叫生孩子,叫下(吓)人。
理想的诗歌阅读,必须具备一定的诗歌知识,了解掌握诗歌发生、发展的历史以及诗歌内在的全部秘密。这好比车前子所说的欣赏苏州园林,“修养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一点传统文化的准备,不熟悉一点古典诗词,不了解一点造园时期的画风书风,尽管也可以欣赏,但总有些不得要领。”(《秋天的故事》)作者/东篱 2003-8-29 记忆。
常读一些诗人的访谈。问:“最近几年的中国诗歌,您对哪一首(或哪几首)印象最深?”答:“似乎没有什么印象。”
或“印象深的不多。”有人于此便断言中国新诗不行,最起码也有问题、大问题。
似乎印象深浅也成了衡量诗歌的一个标准。可诗歌从来不是用来印象(深)或者说记忆的。
当你写诗的时候,你脑子里只想如何把诗写好。恐怕没有一个人,一边写诗,一边在思考如何让读者记住这首诗。
这正如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所言:“当我写一首诗,我的眼睛不是落在读者身上,而是在这里(自己)。” 当然,让人记住自己的作品并不是一件什么坏事,甚至可以说是好事。
但问题的关键是,作品的好坏并不总与读者的记忆成正比。比如至今仍在一些语文教师、中学生和初学诗写者口头挂着的汪诗、席诗、徐诗。
在快餐文化的时代,更容易让人记住的肯定不是诗歌,而是一些通俗易懂的流行歌曲、广告词以及黄段子。因为诗歌从来不是也永远不会是快餐文化。
听说布罗茨基七十年代初来到美国的时候,曾要求哈佛的本科生读诗背诗,给美国的文学教育留下了很好的传统,也无疑影响了美国诗歌事业的传播和发展。希尼说布罗茨基“所做的,是坚持记忆的重要性。”
根据记忆的无意和有意分类情况,对现代诗歌应当采取的是有意记忆,也就是强化记忆,即像布罗茨基要求哈佛学生一样的去背诵。因此说,喜欢一个人的诗或某某作品,不妨多读、反复地读,这样自然会印象深刻。
有没有耐心、沉静下来读诗,也是对一个诗人对诗歌的态度和诗人真假身份的检验。 当下诗歌区别于古典诗词和二、三年代的诗歌而不易让人记忆的内在因素主要有两点,一个是诗歌外在韵律的缺乏,一个是“叙事性”这一诗歌策略的大量涌入。
而影响诗。
3.有关现代诗的知识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扩展资料:
现代诗的主要分类:
1、自由诗
自由诗是没有规则的音节、韵律及其他正规设计的诗。它追求“有机形式”,依靠言语的自然节奏。这种言语对诗的主题和感情来说是“自然”的。
自由诗并非什么现代发明,但它随着现代主义的到来而占据显著重要的地位,并且构成了对19世纪诗歌固定形式的反叛。
自由诗没有任何外在的形式可以利用,同以前的诗相比,可能是最难写好。艾略特(T·S·Eliot)1917年在《对自由诗的看法》中指出,“对于要好好干一件事的人来说没有什么诗是自由的”。
2、叙事诗
叙事诗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它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一般较为简单。
这种体裁形式,有故事有人物等小说的内容,而且情景交融,兼有抒情诗的特点;情节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浓厚的诗意,又有简练的叙事,有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
3、散文诗
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仅供参考的《忆锦兰珊》。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现代诗
4.现代诗歌文体知识
一、什么叫诗歌 “诗”一词,本是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中的《诗经》的简称。
《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原本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歌”,后演变成脱离音乐的一种文学体裁。 1、对诗歌的定义: 〈1〉《辞海》: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2〉现代汉语词典: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 2、对诗歌定义的诠释(依《现代汉语词典》说) (1)有节奏、韵律的语言。
旧体诗在节奏、韵律方面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唐代的近体诗和宋代的词,在字数、平仄、对仗、用典、韵脚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①节奏(或称节拍):指声音的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主要表现在语气的间歇停顿上。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歌可以没有严格的韵律,但必须有鲜明的节奏。
郭沫若说:“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②韵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
《辞海》: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 △平仄:汉语古音有平、上、去、入四声(现入声字已在普通话中消失)。
按现代汉语的四声(除轻生)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字在京剧念白中还有:街。 平仄声的特点:平声:平缓悠长;仄声:短促急收。
利用文字的平仄,可以使诗歌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唱歌时的拖腔都要落平声上才能延长, 例: 歌词 “十五的月亮” 中的 “亮”, 落在liang声上。
△押韵:指诗歌中某些句子末韵母相同或相近,使音调和谐优美。一般偶句押,首句可押可不押。
新诗有几句押一次韵或不押韵的。例王之涣的诗: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洲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反映生活 ①反映劳动生活:△古歌谣:断竹,续竹。
飞土,逐肉。 △《诗经·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产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②反映社会 石壕吏 新婚别 △杜甫的《三史》 潼关吏 《三别》 垂老别 新安吏 无家别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兵东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诗经·硕鼠》 ③反映边塞生活 △王昌龄《从军行》: (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白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哭,古人征战几人回。
④反映爱情生活:△《关雎》△《孔雀东南飞》△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⑤反映山水田园: △陶渊明《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中句: “采局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依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 (3)抒发感情: 别林斯基:“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
诗歌抒发感情是多方面的:喜、怒、哀、乐、惊、恐、思。例: ①喜: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塞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②怒: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③哀:△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谈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瑛《一月的哀思》: 敬爱的周总理,我不能去医院瞻仰你,只好攥一张冰冷的报纸,静静地,伫立在长安街的暮色里。任一月的风,撩起我的头发,任昏黄的路灯照着冰冷的泪滴…… ④闺怨妇思: △李清照《点降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李清照《一剪梅·别愁》: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5.现当代文学的主要知识有哪些
现当代文学中国部分,一般情况是从新文化革命开始(有的人认为5.4运动开始)的到中国成立这段时期属于现代文学,成立之后到现代属于当代文学,现代文学主要只是包括胡适、鲁迅等人开启的白话文小说、诗歌等作品,主要倡导科学与民主(德先生与赛先生),主要作家包括胡适、鲁迅、老舍、巴金等。
当代文学主要知识点包括中国成立后反映中国人思想变化,或者抗战题材的各种文体,但由于当时中国不重视文学的发展,80年代以前特别有内涵的的作品不太多,一批作家的思想被严重压制,歌功颂德的作品特别多,改革开放以后,茅盾文学奖设立之后,一些作家作品开始繁荣起来,有一批是揭露当时黑暗的,有一批是描写中国人生活改变的,也受到世界文化思潮的影响,涌现出的一批好作家有:路遥、刘心武、刘白羽、陈忠实、阿来、王安忆、海子等。作品比较深刻,值得仔细品读,90年代以后作品慢慢少起来,到现在20年左右,没什么好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只做消遣,过于肤浅,没什么实质性的东西,现在最好多看看80年代的作品,都是反思过去,启迪未来的好文学。
6.求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整理版的,谢谢~~~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2)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
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主要作品有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包括《凤凰涅盘》、《女神之再生》、《炉中煤》等);历史剧作有《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武则天》等。
《女神》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诗集,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品,开了一代新诗风,奠定了新诗运动的基础。 (3)叶圣陶,名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有《多收了三五斗》、《夜》等,童话集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
(4)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
主要作品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杰作,显示了“左翼”文学阵营的战斗实绩。
(5)郁达夫,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6)徐志摩,现代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着名篇目有《再别康桥》、《在病中》、《沙扬娜拉》、《偶然》等,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7)田汉,着名戏剧家,我国革命戏剧的奠基人。主要剧作有《咖啡店之一夜》、《名优之死》、《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有京剧《白蛇传》、《谢瑶环》等。
他是“五四”以后最有成就的剧作家之一。歌词《义勇军进行曲》经聂耳谱曲后广为流传,现定为国歌。
(8)朱自清,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学术着作《经典常谈》,着名篇目有《背影》、《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等。
(9)闻一多,着名爱国诗人、学者。主要作品有诗集《红烛》、《死水》。
着名篇目有《太阳吟》、《洗衣歌》、《发现》、《一句话》、《死水》等,学术着作有《神话与诗》、《古典新义》等。 (10)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等。
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形成了老舍的风格,也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 (11)冰心,原名谢婉莹,着名女作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用格言式诗句咏唱母爱、童贞、大海。
散文也表现“爱的哲学”,被誉为“美文”的代表。 (12)夏衍,原名沈端先,着名剧作家。
主要作品有剧本《秋瑾传》、《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改编的电影剧本有《祝福》、《林家铺子》、《我的一家》等,报告文学《包身工》。创作了我国最早的电影文学剧本《狂流》。
(13)巴金,原名李尧棠。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随想录》等。
《家》等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封建家庭历史的最成功的作品。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14)赵树理,原名赵树礼,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
《小二黑结婚》被茅盾誉为“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作之一”;《李有才板话》被茅盾誉为“走向民族形式的里程碑”,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作。 (15)曹禺,原名万家宝,戏剧家。
主要作品有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16)艾青,原名蒋海澄,着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手推车》、《光的赞歌》等。他的作品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又给以后的新诗创作带来很大影响。
(17)周立波,主要作品有《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暴风骤雨》是我国解放战争时期出现的最成功的文学作品之一,获斯大林文学奖。
(18)孙犁,原名孙树勋,是“白洋淀派”创始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短篇小说《荷花淀》等。
作品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19)梁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红旗谱》、《播火记》,作品是概括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北方农民生活和斗争的史诗。
(20)柳青,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
7.中国现当代文学有关知识问答
当代旧体诗歌能开创独特诗风人物:
90年代聂绀弩【绀弩体】《聂绀弩诗全集》、熊鉴《熊鉴诗集》,他们开始以口语今词与文言结合,诗作新奇而不失韵味、幽默而满含辛酸,具现代性。
21世纪代网络诗:
曾少立【李子体】《李子词》,现代文学语言与旧体诗词格律结合,具有时代特征和个人化风格;
观云【围脖体】,当代首家诗词微专栏《围脖风月》,其体比格律略宽,较打油更雅,用韵宽,吸收了“段子体”、“语录体”、“网络语言”等当代文风,尽量行文流畅,文字直白,幽默时尚,以更有效地吸引当今信息时代的现代人群,具现当代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小知识网 » 现当代诗歌的基本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