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高一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30道带答案
只作参考"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把答案都写到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第 I 卷 选择 45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遒劲(qiújìn) 舟舸(gě) 幽燕(yàn) 青荇(xìng)B.浮藻(zǎo) 追溯(shuò) 记载(zǎi) 亚洲(yǎ)C.束缚(shùfù) 彳亍(chìchù) 纸屑(xiè) 颤栗(zhànlì)D.脊梁(jǐ) 熨帖(yùntiē) 隽永(juàn) 壁龛(kā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宁谧 霎时 狼籍 声明狼藉B.坍圮 竟相 艰韧 坚忍不拔C.签暑 踟躇 肤浅 浅尝辄止D.端倪 报负 发愤 愤发有为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其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而已集》等。B.罗曼•罗兰(1866-1944),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长篇小说《母与子》是他最主要的代表作。C.《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是由孔子的门人及再传弟子结集的,共20篇,内容以伦理和教育为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选自于此。D.《战国策》是记录西周、东周及秦、齐等10个诸侯国历史的著作,是我国先秦时期国别体史书中的经典之作。
4.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安土重迁当然是人之常情,但为了建设的需要,居民们还是心情愉快地迁移走了。B、小李不懂外文,面对浩如烟海的国外科技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C、全国人民义愤填膺,一致声讨这类败类的罪行。D、这次考试,他的确成绩不好,但却不应该去嘲笑他。
虽然你考得很好,但也不能五十步笑百步嘛!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表达效果最好的一句是( )中外古今的诗人,常喜欢将珍珠与眼泪相比,阿拉伯诗人说,牡蛎在海滩上赏月,天使的一滴眼泪,刚巧滴在它心上, A、就像一颗晶莹的珍珠 B、变成了一颗晶莹的珍珠C、就是一颗晶莹的珍珠 D、俨然一颗晶莹的珍珠6、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C、独联体国家看不 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7、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三片叶子 梅绍静三片嫩叶像三只绿色的小鸟/骄傲地站在树桩上/树桩只发出这条绿茎/绿茎上只有这三只小鸟// 多可爱的小鸟啊/它们还要为砍断的树桩歌唱/即使只有这三片绿叶也要向世界呼喊/让人们永远憧憬被剥夺的满树春光 1981年A、诗的第一节中“骄傲”含义是:三片嫩叶虽然弱小,却显示了大树生命力的延续和顽强。B、第二节的“呼喊”表达了对满树春光被剥夺的强烈抗议和对满树春光的憧憬。
C、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歌颂了祖国在一场劫难之后所出现的新的生机和新的希望。D、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明白易懂,蕴含丰富,意味深长,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最近报告说,维生素E有中和对人体有害的胆固醇的作用。
受试者在仅仅连续几天服用400至800个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之后,血液中一种名为低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含量,就已降到了低于能够对动脉血管构成损害的水平以下,使胆固醇的代谢趋于正常。低密度脂蛋白在血液中氧化后,会转变成一种有害化学物质,损伤动脉壁上的细胞,同时还造成斑块的聚集,使血管变硬。
虽然早先其他研究显示维生素E和维生素C具有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作用,但明尼苏达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只有通过维生素E的摄取才能获得这种对心脏血管的保护作用。同时,停用维生素E之后,相应的保护作用会很快消失。
目前,美国政府向公众建议的维生素E摄入量是每人每天25个国际单位。
2.语文文学常识试题荟萃
1《诗经 》西周 春秋 三百零五篇 风 雅 颂 国风·魏风 表现手法
比
2四言
3屈原
4楚辞
5诗经 楚辞
6《七发》
7司马相如
8《史记》
9《史记》 司马迁
10《孔雀东南飞》 乐府双壁
11《古诗十九首》
12曹操 、曹丕、曹植
13田园诗
14《文心雕龙》 《诗品》
15唐诗 宋词
16李白 杜甫 李商隐 杜牧 李白
17《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
18 白居易 《长恨歌》 《琵琶行》
19李清照 李煜 苏轼 辛弃疾
20柳宗元 韩愈 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
21韩愈 柳宗元 苏轼 苏辙 苏洵 王安石 曾巩
22关汉卿 《窦娥冤》《单刀会》 马致远 王实甫 白仁朴
23《三国演义》
24《三国演义》 《红楼梦》 《西游记》 《金瓶梅》
25《老残游记》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
26蒲松龄 《聊斋志异》
27《儒林外史》 《红楼梦》
28鲁迅 《狂人日记》
29胡适 《尝试集》
30“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31徐迟 《歌德巴赫猜想》
32《子夜》
33白莽作
34国风 离骚
35《大学》 《中庸》 《论语》《孟子》《大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6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37礼、乐、射、御、书、数
38《论语》
39《孟子·劝学》
40蒲松龄 《 使至塞上》
3.语文小知识测试
里面不是写的很明白吗?寒食节^Q^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中、后这三天。
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相传当年重耳(晋公子重耳)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一次,他挨饿难熬,百般无奈时,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后来重耳当了国王(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亲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
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与其母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山西省介休市当地居民仍然对此深有记忆,但只限于思想,实际节日这三天已没有吃寒食的活动)。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
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
4.语文知识课外竞赛题(要答案)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方式为开卷,选择题答案要求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上) •写在前面的话 亲爱的同学,当你接到这份试卷的时候,也许还在抱怨吧,“语文学习本来就枯燥无味,还要搞什么语文知识竞赛,真没劲!”千万别急,这一次竞赛的试题与其他的语文考试试题绝对不一样。
做完它,你也许会发现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非常广阔,它不光有趣还能增长见识,即使不能得奖,也会觉得其乐无穷,可要努力哟!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共8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的“之”字应轻读的一个是 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吾欲之南海 C、跳往助之 D、以我杓油知之 2、下面选项中“津”字的意思与其它几个不同类的是 A、风烟望五津 B、后遂无问津者 C、天津 D、津津有味 3、“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A、诗歌 B、音乐 C、小说 D、散文 4、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王维 B、孟浩然 C、李商隐 D、王昌龄 5、《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A、海明威 B、马克•吐温 C、杰克•伦敦 D、狄更斯 6、《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A、柯南道尔 B、笛福 C、狄更斯 D、莎士比亚 7、“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原指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他的国籍是 A、英国 B、法国 C、丹麦 D、德国 8、为广大中学生所喜欢的《花季•雨季》的作者是 A、韩寒 B、素素 C、郁秀 D、田晓菲 9、一主持人拿起一块木板儿,将另一主持人轻打了一下。据此我们可以猜出《红楼梦》中的三个人物是 A、门子 贾琏 袭人 B、冯渊 板儿 袭人 C、贾珍 板儿 袭人 D、板儿 袭人 贾琏 10、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 B、《杜工部集》 C、《稼轩长短句》 D、《临川先生文集》 11、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作者原名 A、金庸 B、古龙 C、曲波 D、查良镛 12、“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写的作家是 A、吴敬梓 B、蒲松龄 C、曹雪芹 D、罗贯中 13、我国四大发明中,与宗教有关的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印刷术 14、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湖北的一项是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15、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村里的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
(《小芳》) 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坡。(《大中国》) C、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D、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牵手》) 16、从语音的角度看,下列行业标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存款强行,贷款富行。
(银行) B、建文明城市人人参与,创优美环境个个享有。(环卫) C、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厂矿) D、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务) 17、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 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 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18、有位美国老妇人来游仙女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裤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怀大笑。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山观景了。
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女导游的身份,你认为她说的是下面的哪句话? A、我们仙女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你小心点,不就不划破了吗? B、您看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 C、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 D、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
19、中国23岁以下国家足球队在雅典奥运会足球亚洲区预选赛上虽奋力拼搏,但最终失利,如果你是足球迷,要安慰、激励球员,不该说的一句是 A、站直了,别趴下! B、有没有下一次,心里还是没有底。 C、成也爱你,败也爱你! D、在我们心里,依然期待你真正崛起。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20-—21题。 国外某城市开设了租车自驾旅游项目。
驾车人发动汽车时,车内自动放音装置就会放一段录音:“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英里,你就可以饱览本地的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你到法庭做客;超过80英里,欢迎光顾本地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英里,请君安息吧!” 20、对当地规定的驾车最高时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30英里 B、60英里 C、80英里 D、100英里 21、若用简明的语言直截了当地表达录音的内容,在说“阁下,请您”后接续正确的一项是 A、。
5.趣味语文知识题
第一轮:选拔题 1、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例:粗茶淡饭( 山珍海味) 答案: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 指鹿为马(点石成金 ) 精雕细刻( 粗制滥造)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 伶牙利齿( 笨嘴拙舌) 2、说出有“舌”字的成语,说得最多的胜出。 答案:七嘴八舌、妄口八舌、闲嘴淡舌、唇枪舌剑、张口结舌、笨嘴笨舌、鹦鹉学舌等。
3、各举出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开头的俗语(包括成语、惯用语等)。 例如:一是一,二是二 答案:一不做,二不休 一心一意 二一添作五 三心二意 三下五除二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四通八达 五花八门 六六大顺 七上八下 八九不离十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九九归一 九牛二虎之力 十有八九 十拿九稳 4、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鹏程万里 ) 陈残云(风卷残云 ) 王任重(任重道远 ) 刘海粟(沧海一粟 ) 丁慧中(秀外慧中 ) 焦若愚( 大智若愚) 5、成语填空 第一组:(心)服(口)服 (以)德(报)德 (以)讹(传)讹 (以)牙(还)牙 (倚)老(卖)老 (将)计(就)计 第二组:神(乎)(其)神 精(益)(求)精 痛(定)(思)痛 欺(人)(自)欺 日(复)(一)日 微(乎)(其)微 8、怪体诗如何读? 龙 虎虎 望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会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一龙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会八仙) 第二轮:上台答题 初级 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A、琵琶 B、古筝 C、扬琴 (A) 2、《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请问,“箜篌”是什么乐器: A、拨弦乐器 B、击弦乐器 (A) 3、"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国传统音乐节奏中的: A、强拍 B、弱拍 (A) 4、我们常说"隔着门缝看人”,当我们隔着门缝看人时,看到的人: A、比原来扁了 B、和原来一样 C、比原来宽了 (B) 5、在古代,“爵”是一种什么器皿? A、食器 B、酒器 (A) 6、“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 A、格林童话 B、安徒生童话 C、伊索寓言 (B) 7、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 (B) 8、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而远嫁匈奴单于,是因为: A、王妃对她的陷害 B、画师歪曲她的形象 C、大臣说她的坏话 (B) 9、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 A、渔夫 B、皇后 C、王子 (C) 11、“卧薪尝胆”说的是: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 (D) 12、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 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 B、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C、善于掩盖事物本质 (A) 13、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 A、吴国 B、楚国 C、越国 D、齐国 (B) 14、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 A、人参 B、冬虫夏草 C、灵芝 (C) 15、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请问,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 A、因蜀锦而得名 B、因锦江而得名 (A) 16、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A、华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天姥山 D、庐山 (D) 1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 A、甘肃 B、新疆 C、青海 (B) 18、“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 A、刘备 B、诸葛亮 C、司马光 D、司马迁 (B) 19、"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西厢记 B、牡丹亭 C、桃花扇 (A) 20、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A、驾车 B、骑马 C、奔跑 D、飞行 (C) 21、"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 A、历史研究 B、风水勘探 C、政治事件 (B) 22、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 A、智慧女神 B、爱神和美神 C、自由女神 (B) 中级 1、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中级) A、杨玉环 B、貂蝉 C、赵飞燕 D、西施 (C) 2、《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中级) A、皇帝 B、诸侯王 C、贵族 D、重臣 (B) 3、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 A、木兰诗 B、木兰辞 C、琵琶行 (A)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B) 5、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A) 6、"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 A、唐代一位诗人 B、唐代一位高僧 C、一种官职 (C) 7、以下哪件事是《水浒》中梁山好汉武松所为? A、倒拨垂阳柳 B、汴京城卖刀 C、醉打蒋门神 (C) 8、“名花解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女子非常美丽 B、花艳丽 C、花通人性 D、美女善解人意 (D) 9、“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宋朝的杨时,为了见名士程颐而在他家门前冒雪等待的故事,那么杨时等待的目的是: A、拜访 B、请罪 C、道谢 D、辞别 (A) 10、我们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却喜欢在人前卖弄的人叫: A、半截剑 B、半段枪 C、半面 D、半瓶醋 (D) 11、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 A、。
6.语文知识竞赛有什么题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8、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9、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0、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2、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3、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5、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6、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8、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9、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0、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2、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3、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5、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6、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第二届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 试题1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馄饨”的“饨”应读______________ A、tun B、tǘn C、dǜn D、dun 2、下列词语中,“尽”不读jǐn的是________ A、尽快 B、尽力 C、尽管 D、尽早 3、下列词语中,有儿化韵的是______________ A、孤儿 B、一块儿 C、女儿 D、运动健儿 4、韵母相同的一组字是______________ A、针 臣 深 B、名 民 门 C、碗 往 远 D、般 床 装 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__________ A、起伏不定 B、按耐不住 C、无名无分 D、惨无人道 6、下列词语中,词形不规范的是_______________ A、简练 B、告诫 C、茄克 D、刻画 7、横线处能用“声张”的是___________ A、谁来为弱势群体___________正义? B、沙俄势力在欧洲的___________,引起英国的不安。
C、谁也不能把这件事__________出去。 D、在一个言论自由的环境中,公众话语权得到_____________。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非典是一种可怕的病,一个人得了病,极容易传染给其他人。 B、坚决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人的感染。
C、抵抗力不强的人容易感染流行性感冒。 D、他被传染上红眼病了。
9、下列句子中,正确使用了问号的是___________ A、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读好书”的方法有哪些? B、将本文与郦道元的《三峡》相对照,想想游记与一般记叙文有什么区别? C、你不是想把这篇课文处理成自读课文吗? D、盲人在盲道上行走,踩着脚下不同图案的砖块,就可知道到了什么位置?往哪个方向走? 10、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是_____________ A、在大熊星座中飘出一缕神奇的光带。 B、请同学们继续陈述喜欢或者厌恶绿色蝈蝈的原因。
C、我们要看到,公平只能是相对而言的。 D、那一道道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回来了。
四、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多选或少选不给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脊背(jǐ)、B、木讷(nè) C、矩形(jǜ) D、妊娠(rén) 2、下列地名中,加点字注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四川筠连(jǖn) B、安徽歙县(xī) C、湖南郴州(chēn) D、浙江鄞县(yín) 3、下列四个字中,与“胡”声母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 A、符 B、肥 C、欢 D、横 4、下列词语中,___________是轻声词。 A、护士 B、袜子 C、窝头 D、电子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___________ A、息灯 B、诽闻 C、贻笑大方 D、优柔寡断 6、下列句子中,横线处能用“说到”的是__________ A、我们刚才________你了。
B、校长恳切地________:“请大家我为学校的发展提建议。” C、他_______这里,停顿了一下。
D、“小王也迟到了,怎么没人批评他?”小李愤愤不平地________。 7、下列句子中,“有所”用对了的是________ A、要让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B、只有业主们齐心维权,恣意侵害业主权益的开发商和劣质物业才会有所顾忌。 C、看着女儿有所特长,做父母的真高兴啊。
D、近几年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8、下列句子中,画线处能用“往往”的是___________ A、希望你暑假以后,_________去看看姥姥。
B、我外甥女放暑假后,_________要在我这儿住上十天半个月的。 C、她很少一个人来看戏,_________跟她丈夫一起来。
D、以后,星期六晚上你要没有事,请__________来这儿玩儿。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____________ A、希望这节课能给各位同学的写作方面带来一点小小的启示。
B、写实和想象作为作文教学的两个方面,是不能偏颇的。 C、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我想听一听大家对这篇文章的初步感受。
D、学生敏锐的思维以及丰富的知识使教师们又惊又喜。 10、下列规范标准中,与字形有关的是___________ A、《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B、《简化字总表》 C、《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D、《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五、修改病句(每题4分,共20分) 1、无论是以前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听说能力作为一种基本的语文素质值得每一位师生关注。
2、在应接不暇的文本与超文本的切换过程中,容不得学生细细品味,慢慢咀嚼。 3、在他们的辛勤工作下,使蒙受冤屈的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放下了长期背着的政治包袱。
4、这些都让我们感到,在语文积累问题上,“积累什么”和“积累多少”,当务之急,是尽可能给教材编者和语文教师一个较为明确的答案。 5、阅读的内容只有进入主体的心灵,勾起自己的某种回味,才能喝到“心灵的鸡汤”。
六、作文(共40分,书写、内容各20分) 以下内容任选一项,自拟题目:除诗歌外,体裁不限;1000字左右;请用钢笔在答题纸上书写。 1、许多语文教师普通话不标准,讲课时使用方言,请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
2、要想让学生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字能力,教师必须首先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请 谈谈你是怎样锻炼自己的语言文字基本功的。 3、请介绍一位你最欣赏的、你身边的语文老师。
4、新课程实施以来,你的教学生活有没有什么切实的变化?如果有,请谈谈你对这些 变化的看法;如果没有,也请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小知识网 » 语言文字基本常识测试题